中国古代逻辑的文化实践取向及当代价值——知识论视角的证明

张学立 张存建

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系,江苏徐州 221116  

摘要:回应中国古代逻辑是否存在的问题,需要从知识论的角度关注逻辑的文化实践.西方逻辑自产生就具有知识论的属性,但是其文化实践取向主要在于自然知识的确证.在文化整体性的视角下,汉语的应用承载着注重求同思维的文化实践偏好,可以佐证中国古代逻辑的存在.比之西方逻辑,中国古代逻辑具有回应"倒退论证"的优势,解析个体运用求同思维的内在过程可以对此做出进一步的辩护.中国古代逻辑的文化实践取向主要在于人文社会知识的确证,它预设世界由"我"与属人的"非我"构成,相对注重人才制度和儒家文化对"我"的规训,因此具有"后人类主义"的特征.深入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文化实践取向及价值,有可能为解决信息文化变迁带来的人文社会知识问题提供一些启示.
关键字:

中国古代逻辑文化实践知识论求同思维本体论

分类:

社会学

资助基金:

检索号:

20237001537

语种:

中文

在线出版日期:

2023-12-08(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平台首次上网日期,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)

学术争鸣 发布观点
  • 龙首一峰 04-09 09:38:21
    写作结束还包含查重,自信的小伙伴也可以免去这一环节,摘用别人的句子太多的同学还是要查重的,查重完根据结果降重到符合收录期刊的要求(一般20%-30%)。降重也是门技术活,对文笔不好的童鞋,,,手动理解
  • boy-裴明军 05-29 09:44:41
    “三审”即,出版单位在内容编辑环节应履行初审、复审和终审的三道程序。并且, “三审”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。
  • GYCHDS 10-06 11:38:20
    国内期刊要求不见得会比国外要求低,录用难度不低;很多核心上的论文完全是EI的水平,但是核心在评奖评优就是不如EI好使;
  • 走二月14 04-24 15:40:27
    什么人才能写出这样顶级论文,给你点赞,这又是怎样一种体验?
  • 改个名不想被搜到 07-16 09:36:32
    第一次没经验的同学最好咨询下老师或者学长学姐,不然,投稿过程会有太多意想不到的坑等着你,另外就是注意时间控制,有些刊周期会比较长。
  • 江南农天 09-11 09:26:49
    确实写得好,学习啦!感谢分享!
  • 大王教你来变美 09-18 10:28:02
    发文章,科研者所欲也。可此过程总是千回百折,苦难重重。好不容易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文章的最后一稿,却又要面临期刊选择之难题。
  • 龙首一峰 03-09 15:24:37
    大神!跪拜!这篇文章真的写得好,学习啦!现在这样的平台真的好,就是要这样的开放平台,对于我们研究生没钱的人真的很有帮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