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的演进历程与体系构建

唐震 史叶云

河海大学商学院  江苏省“世界水谷”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  

摘要:针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相关研究主题庞杂、演进方向不明的问题,基于784篇“中国大运河文化”文献进行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,将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阶段划分为申遗准备阶段(2010-2013年)、后申遗探索阶段(2014-2016年),高质量发展阶段 (2017年至今),并选取176篇文献,通过扎根理论构建大运河文化的研究体系。研究结果表明: 文旅融合、文化传播与协同发展逐渐成为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前沿,大运河文化研究覆盖面广,呈现跨学科、跨区域、方法多元化趋势,大运河文化研究体系可概括为遗产保护利用、文化阐释传播、文旅融合发展、区域协同治理、生态环境修护、运河学理论与技术应用6个核心主题.最后在深入阐释每个主题研究内容基础上,对大运河文化研究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建议。
关键字:

大运河文化文献计量方法扎根理论中国

分类:

交通运输

资助基金:

暂无项目资金资助

检索号:

202332000315

语种:

中文

在线出版日期:

2023-11-17(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平台首次上网日期,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)

学术争鸣 发布观点
  • 小月212121 06-03 11:40:53
    从实际投稿体会看,中文核心的文章质量与低分SCI文章接近。如果直接投的话,审稿要求并不低,但是相对来说,中文核心期刊我们找到熟人的机会更大。教授们总归有几个编委兼职,所以可以灌水。当然国外的期刊也有人
  • 不是斑比的小鹿 08-28 09:57:04
    我也有这么一篇论文,当时我被老师打回了5次,打击得都快患上焦虑症了。但是人嘛,总是有股不服输的韧劲,看了那么多资料,就不想轻言放弃,最后还是勉强通过了,保住了一些头发,哈哈哈哈
  • 时影的小师妹时柒 07-17 17:08:15
    什么普通期刊适合本科生第一次发表论文?
  • 归晨 06-01 09:50:07
    以前,评职称可能只需要发1篇普刊就行。现在各地区都开始提高职称门槛,增加发表数量, 老师评副高,可能需要发3-5篇普刊。
  • 九步张飞 07-07 10:37:09
    对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,平时少不了读文献,读的文献多了,也就对哪个层次的文章应发哪个层次的杂志有大概的认知。所以在阅读本领域的文章时,可以有意地记录文章的质量与杂志的水平、文章从投稿到修回到接收的时间等
  • 人土土0111 04-24 15:33:11
    真的很感谢!编辑和审稿老师对我的帮助!我的论文终于过了,在中国学术文献网我学习到很多东西!
  • 会说话的布吉丁 07-01 11:24:54
    千万别好高骛远,一心想找好的期刊发表,其实没有必要。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发表论文是做什么用的。(1)如果是评职称的话,一般要求是在四大网站收录,有国际国内双刊号的期刊发表就行,稍微严格的点需要知网收录的
  • 走二月14 05-22 17:18:48
    论文被别人引用是怎样一种体验?真的佩服你们这些大神,写篇论文出来好像喝丝瓜汤一样,我们搞篇文章真的比登天还难。